为了使电动轿车的续航能力能尽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动力锂电池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应加入少量高电化学性能的过渡金属紫色氧化钨粉末作为掺杂剂,以增大储锂能力。
据研究人员表示,要想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入手:
一、升高正极活性物质占比
提高正极活性物质占比,主要为了提高锂元素占比,在电池体系中,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锂元素含量提高了,能量密度也会相应升高。
二、升高负极活性物质占比
升高负极活性物质占比,主要是为了配合正极活性物质的增加,能有更多的空位容纳从正极游过来的锂离子,存储能量。若负极活性物质严重不足的话,其表面很容易生长锂枝晶,出现不可逆的化学反应和电池容量衰减。
三、升高正极材料比容量
正极活性物质的占比是有限的,不能一味的提高,否则其他性能将会下降,比如高镍电池,容量提高,安全性却更低。在正极活性物质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只有尽可能多的锂离子从正极脱嵌,参与化学反应,才能提升比容量。
以上的三种方法是提高蓄电池能量密度最根本的方法。高化学活性紫色氧化钨物质的理论比容量因高达693mAh/g,而被众多研究人员用来生产储能电极材料,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锂电池容量。若将该电池安装于电动轿车上的话,能极大增长行驶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