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含有紫色氧化钨粉末的车用锂电池负极材料,相对商用负极而言化学扩散系数更大与储荷能力更强的优势是业内人士再清楚不过,这些功劳主要源于该无机氧化物的晶体结构较为特殊,呈细针状,并带有丰富的裂纹,使之具备较大的中孔隙率比表面积。
动力锂电池是近几年市场比较火热的纯电动汽车能量来源的主要途径。随着纯电动汽车的大面积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不断扩大负极材料项目的建设。业内人员表示,今年以来新投产产能及扩建产能正以11万吨/年逐步释放,其中第三季度国内已有负极产能62.71万吨/年,在建及规划建设产能69.5万吨,多数在建产能将于2020-2021年落地,极为有可能造成负极市场产能过剩。
2019年国内第三季度投产负极材料项目共有两个,分别是杉杉科技一体化生产项目的一期4万吨/年和秦能锂电的负极材料生产项目一期1万吨/年,都于8月份投产,而环宇新材料1万吨/年、贵强新材料3万吨/年、宝杰新能源的一期1万吨/年的负极材料项目都在建设阶段。
从下游市场来看,电子市场与数码市场日趋饱和,产销量增速逐渐放缓,而新能源汽车也因近期补贴退潮影响,终端需求渐显乏力,这种种现象导致上游电池市场淘汰速度加快,提高性价比成为许多制造商的重点目标。
价格合理与性能相对优异的含紫色氧化钨车用锂电池负极材料,有望成为储能领域未来的重点研发对象之一。